近日,我院孟晓明教授团队在肾脏病领域顶级期刊《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发表了题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和镉诱导的肝肾纤维化(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 and Cadmium-Induced Hepatorenal Fibrosis)》的研究型论文。孟晓明教授和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陈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谢帅帅、硕士研究生侯睿、青年教师高丽和杨琴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重金属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污染物,主要通过饮食、烟草和职业接触等途径进入人体,并在肝脏和肾脏中蓄积,引发慢性毒性效应。多项研究表明,长期镉暴露与肝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深入探讨镉暴露诱导的肝肾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对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该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7,IGFBP7)不仅可作为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预测因子,同时也能促进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急性肾损伤的异常修复可进展为以肾脏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IGFBP7能够参与多种肝脏疾病的进展,并且可作为更灵敏的肝脏纤维化生物学标志物。
该项研究工作系统揭示了IGFBP7在慢性镉暴露诱导的肝肾纤维化中的重要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发现,IGFBP7在慢性镉暴露下结合糖酵解关键酶α-烯醇化酶(Alpha-enolase,ENO1)并抑制其泛素化和降解,表达上调的ENO1促进葡萄糖代谢重编程和乳酸积累。乳酸的堆积通过组蛋白H3K18乳酸化进一步增强IGFBP7的转录和表达。IGFBP7/ENO1/H3K18la的正反馈回路可能为镉暴露诱导的肝肾纤维化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靶点的开发提供新的见解。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lww.com/jasn/abstract/9900/insulin_like_growth_factor_binding_protein_7_and.624.aspx